关注竞网集团公众号
获取更多营销干货资源
12月18日,由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长沙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长沙高新区信息产业园主办,竞网集团、中外管理协办,百度(长沙)创新中心承办的“产业互联,共创共生”2018产业互联网创新大会在长沙举行。
用友数字化转型咨询首席专家王红苗先生在大会上作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践与路径”的主题分享,为制造企业在如何完成自身蜕变给出了建议和思考。以下根据王红苗现场演讲内容整理,有删改。
纵观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时代。
80年代,商品短缺,制造业只关注造,满足市场需求,企业把账算清楚就行了。
90年代-10年代,商品变得丰富,客户开始挑选,企业关注营销、品牌、质量和服务,而实现这些就需要有信息化的手段去支撑。
10-20年代, 产品过剩,消费升级。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而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能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提高效率、提升客户体验。
企业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
一是,消费者/用户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者更关注产品和服务的个性、体验和快速响应。无论是个人消费者还是企业消费者更关注的不光是你的东西能用就行,还要用得爽,用得好。
二是,IT支撑技术发生了重大换代。每个时代变迁的背后都是技术发展支撑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发展迅速,应用成本将下降。这些技术它已经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到了可以去改变或者开启一个新时代的时刻了。
三是,制造模式发生重大演进。制造模式从蒸汽时代的机械化,发展到电气时代的自动化,现在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制造的智能化、协同化、服务化。
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升级转型?
分享几个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案例,给大家一些参考和启发。
案例1:大西洋集团 打造智能工厂
大西洋是做焊接材料的,遭遇利润低,人力短缺、污染等难题。大西洋通过智能制造,成功转型焊接解决方案提供商或者是焊接专家。
大西洋集团转型的核心和着力点放在了制造方式、制造模式的转变上,运用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打造焊接材料智能工厂。智能工厂减少人力的同时,关键能通过通数据对生产的全流程进行监控、分析和优化指导,更加安全、绿色、环保。
基于工业大数据的应用,现在大西洋能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焊条产品,比焊接人员更懂焊接,从过去卖产品到现在卖解决方案,从而完成制造向服务转型。
案例2:雅戈尔 构建数字化核心能力
雅戈尔以数字营销中台为支撑,以产销协同为核心,构建雅戈尔数字化运营核心竞争力。
智慧营销:构建线上线下一体会员管理体系,打通消费者行为数据,描绘完整用户画像,实现会员精准营销和客户个性化服务 。
智能制造:一是车间智能改造;二是打造全球协同的一体化平台,我们叫产销协同和全局运营计划,协调所有制造资源,这就是产业链协同。
案例3:脉链集团,突破企业边界 实现社会转型
大西洋集团和雅戈尔都是自己有工厂,通过制造模式数字化、智能化成功转型。其实还有一种公司它不是龙头,它自己并不制造产品,但它为整个产业链效率提升有很大贡献。
脉链集团就是这样一家公司。脉链是中国做得最大的五金平台,它自己并不提供产品,它上游连接了一百多家工厂,然后中游连接物流中心、区域服务中心等。脉链将中国所有的相关的做五金工具的企业连接起来向全世界供应,同时提供物流配送及供应链金融服务,包括售后服务等等。
说简单点,脉链就是五金工具行业的一个淘宝,然后连接到制造企业和需求方,向全世界做生意,这是平台型的产业链协同。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
中国制造企业做数字化转型升级有三个选择(规格):
第一个:单点突破,智能生产。就是制造、车间做智能化改造,打通设备、产线、生产运营系统,获取数据,实现提质增效,决策优化。
第二个:纵向拓展,产业链协同。如果是龙头企业或核心企业,可以进行产业链协同,打通企业上下游价值链,实现产品、生产、服务的协同创新。
第三个:生态构建,生态运营。不一定要自己制造,更多的是影响整个行业或者整个产业。汇聚协作企业、产品、生产资料、供应商、用户等资源,实现平台运营的转变。
面对数字趋势和变化,企业必须有所行动和应对,要么成为数字化原生企业,要么成为数字化转型/重生企业!